近年來,長豐縣針對流動黨員去向難掌握、學習難覆蓋、作用難發揮等問題,在強化組織管理、加強教育培訓、促進作用發揮等方面持續用力,著力構建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立體式矩陣,推動流動黨員“有序有學更有為”。
建好“流入+流出”雙聯共管“關鍵點”,確保流動黨員“流而有序”。以1385個基層黨支部為單位開展“地毯式”“拉網式”摸底排查,通過入戶走訪、電話聯系、跟蹤比對等方式,摸清摸準流動黨員流出地、流入地,建立“一支部一臺賬”,梳理流動黨員3000余名,切實做到“進出”有數、“去向”有底。積極構建“流入地+流出地”雙聯共管體系,充分運用大數據、信息化等手段,了解流動黨員的基本情況、流動去向、流出時間、流動頻次、務工工種、生活狀況等情況,及時錄入全國黨員信息管理系統。建立“2+N”常態聯系機制,由流入、流出地黨組織分別明確一名黨支部書記或支部委員作為流動黨員的聯絡員,兩地雙向反饋流動情況,確保流動黨員動態及時掌握、問題及時解決、關愛及時送達。設立流動黨員線下報到點113個,發放“紅色家書”2000余份,引導流動黨員主動申報登記,收集流動黨員問題訴求500余條,讓流動黨員有“家”可依。
融合“線上+線下”教育培訓“主干線”,確保流動黨員“流而有學”。針對流動黨員長期在外,教育難適應、活動難開展等現實問題,充分運用“互聯網+”模式,打造“云端課堂”,在“長豐先鋒”公眾號設置“莓老師小課堂”等欄目,推送圖文信息及視頻1800余期,幫助流動黨員通過指尖學習“充電提能”。實施“1+1+N”結對幫學機制,由黨組織書記、優秀黨員主動聯系幫學多名流動黨員,線上依托微信、QQ等通訊載體轉發推送黨的創新理論政策,線下郵寄“紅色快遞”700余份,方便流動黨員隨時隨地學。充分利用春節、國慶等傳統節日流動黨員返鄉契機,舉辦“紅豐回歸”假期課堂活動17場,組織流動黨員集中學習觀看“安徽黨員大課堂”欄目內容,開展草莓種植、駕駛電焊等實用技能培訓21次,運用視頻直播、發送活動影像資料等形式擴大流動黨員教育培訓覆蓋面,確保流動黨員“教育不脫節、培訓不斷線”。
擴大“服務+示范”作用發揮“覆蓋面”,確保流動黨員“流而有為”。發揮流動黨員見多識廣、信息靈等優勢,利用節日返鄉時機,舉辦27場“愛家鄉,議發展”人才交流懇談會活動,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現場收集意見建議等方式征集流動黨員建言獻策1000余條。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橋梁紐帶作用,引導流動黨員主動擔起“建設他鄉、服務老鄉、回報家鄉”的責任,深入實施“歸雁工程”,鼓勵支持有能力的黨員返鄉創業就業,累計吸引400余名流動黨員和能人志士回鄉創業、回村任職,在經濟發展、富民惠民等方面發揮帶頭作用。堅持把流動黨員教育管理與基層治理、為民服務、產業發展等重點工作相結合,深化流動黨員“三亮一做”行動,設置流動黨員先鋒崗,積極引導流動黨員立足崗位開展承諾踐諾、志愿服務、困難幫扶等活動,截至目前,流動黨員認領家電維修、志愿巡邏、愛心送考等服務事項500余件,惠及群眾3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