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針對商業小區鄰里關系不密切、矛盾糾紛調解難等問題,店埠鎮和睦湖社區黨總支堅持黨建引領,緊扣“和睦”主題,打造“和睦議事”協商平臺,著力推動小區治理從“單一管理”轉向“多元共治”,居民從“被動響應”轉為“主動參與”。
織密組織體系“一張網”。健全組織架構。推行“支部進小區”行動,按照“一個封閉小區就是一個黨支部”思路,組建5個小區黨支部、9個樓棟黨小組,評選56戶黨員中心戶,搭建“社區黨總支—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組織架構。建強網格力量。成立“和睦議事”小分隊5支,分別由小區黨支部書記擔任隊長,招募47名熱心居民擔任樓棟長,選聘18名綜合素質高、群眾基礎好的居民黨員擔任紅色小管家,明確“民意收集、分類建檔、跟蹤解決、辦結回訪”4項具體職責。強化多元參與。構建“1+4”議事共同體,即社區黨組織牽頭,聯合居民代表、物業管理方、業委會、社會力量等4方主體,共解社區治理難題。同時,吸納小區人大代表、機關干部、志愿服務組織等主體積極參與,現有固定成員22人,實現力量整合、資源互補。
打造多元議事“主陣地”。打造“會場+現場”平臺。高標準打造1700平方米的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設置“和睦議事廳”“和聲議事角”,打造日常集中議事主陣地。在樓棟、小區休閑廣場等場所因地制宜打造8個“家門口議事廳”,去年以來,組織36次“樓棟議事會”等活動,推動議事場景從固定室內到開放式院壩的靈活延伸。搭建“固定+流動”平臺。每月固定開展“周末說事”活動,實行社區“兩委”周末輪駐制度,圍繞群眾反映的高頻訴求,組織居民代表、物業服務人員等集中協商,解決電動車失火處理等棘手問題30余件。創新“項目經理接待日”,聯合物業企業負責人,不限時間、不限地點,接訴即辦,圍繞小區綠植補種等居民身邊的有感小事,開展“一線辦公”38次。拓展“線上+線下”平臺。線上,開發“和睦議事”小程序,設置民情登記、議事通知、結果反饋、滿意度評價等4個基礎模塊。線下,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和6個小區黨群服務站,設立紅色意見箱、黃色訴求箱、綠色心愿箱三色信箱。目前,已收集民情民意104條。開展“和睦議事”小分隊“矛調”上門活動,針對家庭小糾紛、鄰里小矛盾,聯合婦聯工作人員等上門調解34次。
完善議事協商“全過程”。會前“擬好題”。針對12345熱線、信訪接待、網格排查等渠道收集的群眾意見建議,劃分物業管理、糾紛協調等6類事項,按事項緊急程度,逐一建檔,提交議事會商議,先后確定議事主題56條。會中“商量辦”。建立“議事1+1+3”制度,即一名小區黨支部書記擔任議事召集人,負責議題背景調研,統籌協調,把控節奏,確保參會人員始終圍繞核心內容充分發言,避免議而不決。一名社區工作人員擔任記錄員,記錄議事過程、匯總意見建議,形成解決方案。居民代表、物業代表、職能部門三方力量聯動,各司其職,協作解決。會后“問質效”。建立跟蹤問效機制,對已辦結事項事后回訪、隨機抽訪,聚焦“問題是否徹底解決、工作是否有待改進”等議事質量指標,開展滿意度測評,目前已回訪26件辦結事項,收集后續意見3條,居民平均滿意度達96.7%,電動車管理類投訴量同比下降89%。建立“說事達人”積分制,居民每參與1次議事、提出1條有效建議、協助解決1件難題均可兌換積分,可在積分超市兌換生活用品,截至目前,兌換積分1700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