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瑤海區勝利路街道戴安橋社區黨委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深入推廣“恒通做法”治理經驗,激發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不斷推進基層自治,讓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在“家門口”不斷升級。
黨建引領強根基,凝聚基層治理向心力。戴安橋社區黨委積極探索“黨建+自治”治理路徑,激發居民群眾作為治理主體的功能作用,引導居民強化“主人翁”意識深入參與小區治理,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社區選優配強12名紅色小管家、37名樓棟長,通過入戶走訪、電話溝通、鄰里反饋等方式,全面掌握居民情況。搭建“周四來說事”黨群議事會、“六情”大走訪、警民懇談會等多元議事平臺,邀請居民共同參與小區治理議事決策,讓群眾事務由群眾“做主”。2024年以來,先后解決了212小區車棚升級改造、主干道沿線樹枝修剪、交通大院1棟消防通道打通、金色梧桐8部電梯更換等24件民生實事。
創新實踐提質效,激發基層治理新活力。社區黨委與街道物業辦協同聯動,創新構建“黨建引領+居民自治+專業服務”治理模式,搭建共治平臺,召開居民代表大會、黨群議事會20余場,征集意見建議53條,推動裝卸大院、區政府大院等9個老舊小區引入專業保潔單位,實現保潔全覆蓋,小區環境質量顯著提升。激活自治動能,在喻苑新村、1070大院探索成立居民主導的自治小組,制定環境衛生、停車管理等制度,明確責任分工。破解民生痛點,針對糧食局大院停車難題,創新“空間優化+自治管理”模式,建立車主自治聯盟并制定管理規約,有效解決了60個家庭的停車需求,停車糾紛同比下降80%。
多元共治促和諧,繪就基層治理新圖景。社區黨委堅持“服務為先、治理為要”的工作理念,不斷創新工作載體,依托小區黨群服務站、暖心驛站等陣地,先后開展環境整治、安全檢查、反詐宣傳、糾紛調解等活動20余次。結合“我們的節日”主題,組織開展文藝匯演、送春聯、猜燈謎、插花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24場,參與群眾700余人次。深化“讓社區多個幫手”工作機制,聯合轄區駐地單位和非公企業,認領社區微實事,助力解決糧食局大院無消防水等民生難題。建立特殊群體關愛機制,走訪慰問獨居老人、困境兒童、殘疾人等群體30余人,開展愛心義診、就業咨詢等活動10余次,切實提升社區治理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