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廬陽區杏林街道望城社區緊盯流動黨員教育管理薄弱環節,在跟蹤管理、教育引導、作用發揮等方面持續發力,堅持管理為先、教育為本、引領為徑,不斷夯實流動黨員管理服務工作基礎,讓流動黨員“有家”“有學”更“有為”。
跟蹤管理到位,確保黨員“不流失”。將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納入社區黨建工作重要內容。以小區黨支部為單位,采取上門走訪、電話查找、微信聯系等方式,對流動黨員底數和基本情況進行細致梳理。建立流動黨員臺賬,記錄黨員流動時間、流動原因、流出地點、流入地黨組織等詳細內容,定期動態更新信息。截至目前,共有流動黨員28名,均已登記在冊。同時,選擇綜合素質過硬的黨務工作者、黨支部書記、黨小組長等作為流動黨員聯系人,通過線下走訪、線上聯絡等形式,定期了解流動黨員思想、學習和生活情況,切實做到黨員流動到哪里,黨的組織就跟進到哪里,著力增強流動黨員歸屬感。
教育引導到位,確保黨員“學深透”。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流動黨員充電蓄能,線上,依托黨員微信群,定期推送時政熱點、黨的創新理論、政策法規等內容,讓流動黨員有途徑可學、有內容可學,確保黨的最新理論政策知識入腦入心。今年以來,通過微信群累計推送“黨務小課堂”等學習內容80余條。線下,積極對接流入地黨組織,鼓勵黨員到流入地黨組織報到,就地參加組織生活,通過上黨課、參加主題黨日活動。緊扣春節、勞動節、國慶節等時間節點,針對返鄉流動黨員開展教育培訓、召開座談會、觀看警示教育片、聽取思想匯報等活動,不斷提升流動黨員理論水平。
作用發揮到位,確保黨員“顯擔當”。充分發揮黨組織凝聚力和號召力,搭建志愿服務平臺,引導流動黨員積極投身矛盾糾紛調解、人居環境整治、反電信詐騙宣傳等社區重點工作,不斷提升流動黨員參與感。針對流出黨員,鼓勵其亮身份、作表率、樹形象,主動到流入地黨組織報到,積極參加當地黨員志愿服務隊,帶頭在文明創建、社會治理等方面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今年以來,流入黨員參與小區治理、志愿服務20余次。(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