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夏閣鎮錨定“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振興”工作主線,聚焦“頭雁領航”“資源盤活”“政策護航”三大工程,形成黨建與發展互融共促的生動實踐。
強化組織引領,鍛造鄉村振興“主心骨”。建立“鎮級抓統籌、村級抓落實”分級負責制,努力探索新路徑,推進“一村一策一品”發展方案,指導柳南村注冊創辦巢湖市益民農產品銷售專業合作社,發揮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帶動作用。選派2名村書記赴浙江、上海跟班學習,組織“擂臺比武”2場次,形成“比學趕超”濃厚氛圍。完成大廟村、龍泉村等黨群服務中心標準化改造,劃分135個治理網格,配備457名專兼職網格員,推動24名年輕干部下沉一線參與秸稈禁燒等重點攻堅,實現“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創新“五類人才”培育機制,建立86人鄉村振興人才庫,開展技能培訓4場次,培育高素質農民205余名,為鄉村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深化資源整合,激活強村富民“動力源”。通過產權確權、鎮村聯動等方式,盤活廢舊學校、老村部等閑置資產12處,支持八字口村、尉橋村通過出租閑置校舍實現年增收。深挖紅色資源富礦,整合馮玉祥故居、花苗地烈士陵園等紅色遺址,開發“革命教育”“先烈足跡”2條研學線路,打造集紅色觀光、餐飲體驗、休閑住宿于一體的教育基地,累計接待黨員群眾2000人次。創新“歸雁經濟”發展模式,建立104人流動黨員信息庫,開展“紅色包裹送學”2場次,引導16名流動黨員擔任“云上網格員”,幫助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21件,實現“離鄉不離黨、流動不流失”。
優化政策保障,構建全域發展“強磁場”。修訂《集體經濟組織財務管理辦法》,規范收益分配等核心制度,確保集體資產保值增值。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落實村級運轉保障經費補助,有效緩解村級支出壓力。創新土地集約利用機制,通過村莊整治、土地復墾新增集體建設用地393畝,建成標準化廠房2處,實現“閑置地”變“聚寶盆”。組建黨員攻堅專班,圍繞鎂鋁合金、汽車零配件產業積極開展招商活動,主動跟進重點項目線索6條。累計摸排就業意向800人次,實現“送工入企”421人,以優質服務護航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