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垾鎮始終堅持黨管人才原則,聚焦愛才、育才、用才三方面,通過鄉情紐帶、優化服務吸引各類人才返鄉創業,推動人才在基層治理等領域施展才華,形成“產業集聚人才,人才引領產業”的良性循環,全面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筑巢引才,營造拴心留人好環境。人才是推動鄉鎮發展的核心力量,為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家鄉建設,中垾鎮多措并舉、積極作為,營造尊重人才、關愛人才、重視人才的濃厚氛圍。每年組織各村(社區)通過微信群、入戶走訪等方式“地毯式”摸排本土大學生,建立人才儲備庫。精準對接有意向返鄉就業創業的大學畢業生,了解具體需求和困惑,促進青年人才回歸家鄉。積極整合各方資源,今年已提供農業技術、基層治理等領域見習崗位2個,為本土畢業生提供了豐富的實踐機會,激發大學生投身鄉村振興的熱情。每年重要節日節點舉辦企業家座談會,鎮黨委主要負責同志不定期走訪調研企業,今年,已走訪調研41次,走訪企業23家,與企業負責人深入交流,傾聽發展心聲,解決發展難題,引導企業升規納統,充分發揮優勢,加強各類人才的引進和培養,為企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因材施教,打造人才成長孵化器。為進一步關心年輕干部的工作生活情況,開展青年干部座談會,圍繞崗位職責、經濟社會發展、青年干部培養等方面,傾聽青年人才的心聲和訴求,收集建議2條,及時為他們排憂解難,讓年輕干部在鄉鎮感受到誠意和溫暖,增強歸屬感和認同感,從而愿意扎根于此。領導班子成員與年輕干部、關鍵崗位干部、新提拔干部“面對面”交流26人次,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提升組織凝聚力,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組織村級后備力量深入田間地頭、外出學習培訓,圍繞政策理論、群眾工作、鄉村振興等方面,開展村級后備力量培訓5次,切實提高后備力量的綜合素質能力。對于思想道德、工作能力各方面優秀的后備力量,優先推薦發展成黨員,目前已推薦4名后備力量發展成黨員。
人崗相適,搭建干事創業“大舞臺”。精準識別人才與崗位匹配程度,梳理經濟發展、公共服務等崗位的人才需求,明確技能、經驗、專業等硬指標,以及溝通能力、協作能力等軟實力。收集和整理各類人才的基本信息,涵蓋專業技能、工作經歷、獲獎情況等,形成“一人一檔”的人才數據庫,將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崗位上,最大限度發揮人才自身優勢。青年人才每季度進行工作總結,定期對人才的工作表現進行評估,及時動態調整人才崗位安排。建立容錯機制,鼓勵年輕干部“大膽試、放手干”,減少“怕出錯、怕擔責”的心理負擔,只要出于公心、符合規律,允許在試錯中積累經驗、改進方法,避免在考核中因一次失誤被“一票否決”,努力培養造就堪當重任的高素質年輕干部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