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是社會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包河區濱湖世紀社區清楓網格黨支部積極發揮黨組織的引領作用,聚焦社區治理,凝心聚力推動和美小區建設,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堅持黨建引領,強化“五社”聯動。家長陷入親子關系的深淵不知所措、社工或心理咨詢師來支招;空巢老人獨自生活落寞、小區志愿者定期送關懷;小區公共事務如何處理、協商議事會組織提供解決平臺……居住在清楓網格轄區的居民們越來越深切地感受到清楓網格黨支部服務的貼心和周到。黨支部以群眾滿意為出發點、以居民需求為導向,強化“五社”聯動,以網格黨支部為引領,以居委會為依托,以社工為支撐,以社區社會組織為載體,以社會資源為保障,構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社區治理體系。網格黨支部孵化培育清楓睦鄰協商議事會、清楓寶媽薈等10個社區社會組織,整合濱湖派出所、物業公司、學校等10多項社會資源參與社區治理。
突出黨建共建,推動黨組織聯動。社區黨組織是打造共建共治共商治理格局的組織載體,黨建做的好,社區治理才會好。為加強黨組織建設、提升黨建服務力,清楓網格黨支部積極走訪、鏈接轄區內外的機關和企事業單位資源,先后與安徽省疫控中心、合肥市特警支隊一大隊、屯溪路小學濱湖校區等近10家單位黨組織達成共建,建立良性互動,形成黨建聯合體,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事務共議、難題共解,凝聚治理合力,開展青少年禁毒宣傳、建立校園周邊安全網、警民共建護小區安全、聯防流浪狗傷人、幫扶孤寡老弱特殊家庭等20多次為民服務和協商議事,改變了以前面對各類治理難題而網格黨支部能力有限的尷尬局面,有效地提升了社區治理水平。
強化黨建統籌,推動黨員聯動。基層黨組織在社區治理中發揮領導核心作用,黨員是推動社區治理的先鋒力量,清楓網格黨支部通過“黨群串門紅色家訪”走訪在冊、在地和在職黨員300多人,激活一個個“紅色細胞”,促進轄區內黨員加強聯動。一方面提升組織力,組建25個樓棟黨小組和2個社會組織黨小組,引導廣大黨員到各黨小組報到、認領公益崗位,以樓棟和小區為基本單位,聯系群眾、服務群眾,推動“微治理”。另一方面提升服務力,黨支部號召轄區黨員到金點子議事堂、鄰里一家親等8個公益項目報到履職,結合居民最關心的事情、社區治理中的難題,利用自身特長服務居民、破解難題,著力打造“四美一好”樓組、解決居民各類煩心事、化解矛盾糾紛等,真正實現黨建引領社區治理、黨員帶頭參與治理,推動和美小區建設、打造和美清楓。